《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那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题记
很高兴能够陪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活泼开朗的蛤蟆先生因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患上了抑郁症,朋友们劝他去看心理医生,然后在与心理医生苍鹭的对话交流中逐渐与自己和解,重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最终找到自我,重获快乐的故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讲到:“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带到世上来,他们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原生家庭是绝对完美的,因此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由此而产生的后果。
近年来,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这一话题也是热议纷纷,著名主持人董卿也多次在访谈中提及这个话题。父母享有极大的权利,以塑造子女的人格雏形。然而在某些过于严苛的要求下,孩子却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就如蛤蟆先生的父亲对他总是一味的否认和斥责,这与他之后的自我否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没办法改变原生家庭,也没办法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接受它,在重新认识它的过程中获得希望和动力。
原生家庭的影响只是一部分因素,心理问题的源头仍要追溯到个人本身。许多人在遇到生活不顺时,更多的是怪人怪事。蛤蟆先生将自己心灵受挫的大部分原因归结为父亲的严苛和獾的斥责,但却忽视了一个事情——如果你不愿意,没有人能逼你做任何事情。
蛤蟆先生在慢慢分析自己的处境和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后,他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剧本,同时也明白了:人生是自己的,别人享有建议权却没有支配权。怨天怨人只会让人沉浸于失败和低落中,不要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只有自己站起来了,才是真正的站起来。
当今时代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放了相关课程,人们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高,这本书与时代所需紧紧的契合着。
记得蛤蟆先生第一次见到心理医生时问:“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苍鹭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苍鹭的回答不正是道出了心理咨询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吗?
万物皆有裂缝,没有人不带伤,作为心理工作者,愿我们能成长为一道光,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